天啊,在日本留學的你,我不允許你不知道他們的花魁文化??!

更新時間:2021-04-30 09:05:59
閱讀數(shù)量:2793

















喜歡看日劇的小伙伴們一定對于里面常出現(xiàn)的“花魁”并不陌生,那么你們知道花魁這個稱呼的由來嗎?

 

接下來,我來跟大家說說他們的花魁文化。

 

一.起源

 

江戶時代的游廓是代表娛樂場所,也是性文化的發(fā)起地。

 

而在游廊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各種游女的存在,游女也就是普通的妓女,因為當時的顧客等級都很高,所以即使是普通的游女也需要了解一些相關(guān)的知識。

 

吉原的游女們稱呼比自己輩份高的游女為“姐姐”,后來逐漸演變成用來稱呼地位較高的游女之專稱。

 

在江戶時代,京都與大阪這兩個地區(qū),一般稱最高級的藝伎“太夫”。當時的吉原也有“太夫”存在,可是在“花魁”這個稱呼出現(xiàn)后,便很少使用了。

 

二.項目

 

藝妓從起初的男性為主,衍變?yōu)橐栽谟卫驃蕵穲鏊硌莞栉杌驑菲鳛樯呐?,就?jīng)歷了將近百年的時間。

 

這些游女們都是從小被賣到游廓中,依照身體資質(zhì)進行培養(yǎng),極端美麗、有天賦的女孩則極有可能成為下一任花魁的人選。

 

但凡要培養(yǎng)一個花魁的成本極其高昂,這些游女從小加以培訓的項目繁多,除了文學、棋藝,還包括茶道、書道、三味線、姿態(tài)、歌舞等門類,涉獵的范圍不可謂不多。



 














三.出行儀式

 

在古代日本,花魁并不是一般人就能夠見到的,但是客人們花重金請你見面,花魁們自然是應(yīng)該要好好裝扮一下自己。

 

當然,她們的出行也是很有講究的,花魁的出行儀式被稱為“花魁道中”。


首先在隊伍的前方會有兩個男人提著刻有該花魁定紋的燈籠,之后會有人侍奉左右,還有幾個打雜的小姑娘提著花魁的各種用品,這些小姑娘大多十歲左右,稱為“禿”,還有幾個跟在花魁身邊的“新造”,即游廊培養(yǎng)的下一代花魁,身后還有幾個保鏢。

 

除此之外,花魁每次出行前都要精心打扮一下,她們要穿著華麗精美的衣服,帶著各種的裝飾品,這大概有20斤左右的樣子,而她們的腳上還要穿著高且重的木屐。她們出行時的特殊步法,十分難學,有的甚至還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來學習。

 

四.現(xiàn)狀

 

雖然花魁越來越高級,但跟外面的世界也漸漸脫節(jié),變得非常注重儀式感,說話也不使用一般口語。

 

伴隨著藝伎的出現(xiàn),花魁的生存空間逐漸被藝伎取代,最高級的太夫也在18世紀末消失。

 

這兩年太夫雖然有復(fù)興,但人數(shù)很少,很難再恢復(fù)到曾經(jīng)的狀態(tài)了。

來自:日本留學生活 編輯:樂申日本
想了解更多,關(guān)于日本讀研申請信息 __請點擊__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