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留學的你,體驗過日本的新年嗎?

更新時間:2021-04-29 11:36:45
閱讀數(shù)量:902


















每個國家辭舊迎新的習俗都各不相同,那么你知道同屬亞洲國家又是千百年來的近鄰,日本人是怎樣過年的呢?

 

一.習俗

 

1. 裝飾注連繩、門松

 

按照日本的風俗,傳統(tǒng)的家庭及公司都在門口裝飾門松,及繩索編織成的裝飾品,以示開運。正月結(jié)束后,人們會把注連繩、注連飾以及門松等新年飾物一起拿到神社燒掉。

 

2. 鏡餅

 

鏡餅是給歲神的貢品,又平又圓,大小兩個疊在一起。有的地方也有疊三個的,也有的不是用餅而是用糖做成的。

標準做法是三面放上白紙,將交趾木和里白分別放在兩邊,正中放大小一組的鏡餅。其上放海帶、橙果、柑橘或伊勢蝦等代表吉利的東西。普通家里只需在白紙上放鏡餅、柑橘,這樣已經(jīng)足夠了。

 

3. 吃蕎麥面條

 

日本人在12月31日夜里有吃“過年蕎麥面條”的習俗。又細又長的蕎麥面代表著健康長壽。據(jù)說這一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,那時候的商販們年底非常忙,大家經(jīng)常會吃比較好做的蕎麥面,后來成為跨年必吃的一種食物。吃跨年蕎麥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放蔥,因為蔥的日語發(fā)音與“犒勞”、“祈?!钡仍~語同音。



 














4. 參拜和祈福

 

每當除夕子夜之時,日本全國各處的大小佛寺廟都會響起108下的鐘聲,稱為除夕敲鐘。

 

據(jù)說這108下鐘聲是代表了人間的煩惱數(shù)量的。

 

在舊年撞107下,第108下是新年到來的那一瞬間。

 

整個敲鐘的過程十分緩慢,108下敲完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,鐘的大小不同,所需敲鐘的人數(shù)也不相同,一般需要6-8人合力敲鐘才能完成。

 

二.關于日本的新年


日本新年又稱“正月”,指的是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,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(jié)日,因此很多日本新年習俗要在日本12月31日就開始舉行。

 

在明治維新之前,日本仿效中國農(nóng)歷計算公元,隨著中國的春節(jié)過年,也有“舊年”之稱。但明治維新之后,全盤西化,1872年12月3日開始使用西方太陽歷,為此,新年也提前到了西歷元旦。

 

來自:日本留學修士 編輯:樂申日本
想了解更多,關于日本讀研申請信息 __請點擊__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