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啊,在日本留學,你居然不知道他們的能劇?

更新時間:2021-03-11 10:56:07
閱讀數(shù)量:1255



















喜歡日本民俗文化的同學們,一定對日本的能劇印象深刻,那么你知道能劇的來歷和它現(xiàn)在的發(fā)展嗎?

 

現(xiàn)在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能劇

 

一.起源

 

日本的能劇和狂言的產(chǎn)生可以追溯到8世紀,在隨后的發(fā)展中又融入了多種藝術的表現(xiàn)形式,如雜技、歌曲、舞蹈、和滑稽戲等。

 

現(xiàn)在的能劇已經(jīng)能為了日本最主要的傳統(tǒng)戲劇,這類劇主要以日本傳統(tǒng)文學作品為腳本,在表演形式上輔之以面具、服裝、道具和舞蹈組成。

 

二.內容

 

所謂的“能樂”是“式三番”、“能”(古典歌舞?。⒁约啊?/span>狂言”(古典滑稽劇,“能”的幕間休息時表演的一種短劇,為與現(xiàn)在的“狂言”區(qū)別,多稱“本狂言”)的總稱。這三種表演都是由能樂師(能演員、狂言演員及樂師)表演的傳統(tǒng)戲劇,但是按照戲曲、戲劇技法和演員的不同又有所區(qū)別。



 

















戲劇的要素是由舞蹈(舞)、唱念(謠)和奏樂(囃子)所構成。其中負責舞與謠等實際表演技巧的是主角(仕手:能的主角)、配角(脅:能的配角)以及狂言演員(狂言方);負責音樂伴奏的是樂師(囃方),由笛樂師(笛方)、小鼓樂師(小鼓方)、大鼓樂師(大鼓方)、太鼓樂師(太鼓方)組成。主角負責主導齊唱(地謠)以及演出進行的管理;演出進行由輔佐員(後見)執(zhí)行。配角、樂師和狂言演員合稱為三役。

 

三.現(xiàn)狀

 

能劇和狂言在當今社會中,遇到的最大的危機就是:青年人對古老戲劇失去了興趣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能劇的演奏類目還是之前的那些古老的戲劇,讓大家沒有了新鮮感。

 

四.注意事項

 

對于能劇演員來說,最重要的是表演時戴上的面具。能劇面具對于能劇表演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,就像商家的招牌是圣物,掛上去絕對不能再碰地下一樣。能劇演員尊面具為圣。他們表演時穿的衣服、襪子等都可以給人看,唯獨是面具,像珍寶一樣放在鋪上錦布的木盒中,別人不可以隨隨便便看。



 

能劇即將上演的時候,由于表演時穿的衣服十分寬大,需要別人幫忙穿,假發(fā)也需要別人幫忙戴好并系好,但是,面具絕對要自己戴上。他們相信,一個面具,是獨一無二的一個角色的靈魂,不能讓別人侵犯。而能劇的面具,大致可以分為男、女、老、幼、靈、鬼六大類,表演能劇而戴錯面具,是十分失禮的。

 

戴面具的時候,表演者會小心翼翼地從木盒中取出面具,兩手捏著面具的兩側,把面具的正面對著自己的臉,說:“我要演你了。”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(tǒng),每個能劇表演者表演前都會這樣做。說完,就小心翼翼地把面具反過來戴好。在戴上面具之后,演員即不再是自己,而是面具上所表現(xiàn)的人物。

 

以上就是關于日本能劇的一些信息,我在之后也會給大家分享更多的日本風情,幫大家提前感受日本的別樣魅力。

 

 

 

來自:日本留學生活 編輯:樂申日本
想了解更多,關于日本讀研申請信息 __請點擊__!